Back to home
   
 
Search:
 
快讯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雨果快讯 内容正文
 
 
绝响中的绝响
 
作者:周光蓁   发布日期:2009/7/25 18:09:01

 

纵横古典乐坛半个多世纪的荷兰菲利普公司即将关门,科网年代传统唱片的生存已岌岌可危。

二零零九年六月三十日是古典音乐唱片界一个黑暗的日子。纵横古典乐坛逾半个世纪的荷兰菲利普(Philips)唱片公司将在该日后闭门大吉,改由 Decca发行。其实明年是它成立一个甲子的大喜之日,尚欠一年却宣布结业,证明传统唱片业在科网年代已成强弩之末,亦可见当今商界、科技界竞争的惨烈。 今年二月,著名美国发烧数码(数字、数字)唱片公司Telarc裁掉一半人,创办人、总录音师亦难幸免于难,可见形势极其严峻。

菲利普几 十年与德国DG、英国EMIDecca鼎足而立,旗下拥有本国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意大利弦乐四重奏、美乐三重奏等音乐翘楚,录制了不可胜数的经典录 音,现任香港管弦乐团艺术总监艾度迪华特都是它旗下艺人。一九八三年它发行首张激光唱片,即CD,革命性地开创新时代,把几十年黑胶密纹唱片在市场中淘 汰。未想到二十六年后的今天,它也被更新的科技划上句号。

对于我们大中华地区的爱乐者来说,菲利普的一系列中国录音是它的其它对手难以望 其项背的,显示出荷兰人对中国市场的超前触觉。早在一九七九年,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历史性访华,成为中美建交后首个到访的大型艺团。中国的接待是史无前例 的,在剧场和指挥小泽征尔祝贺和合照的,包括邓小平和宋庆龄!当时节目安排了中国琵琶大师刘德海和钢琴家刘诗昆与乐团合奏,分别演出《草原小姐妹》和李斯 特降E协奏曲。之后亦安排两位独奏家随团到波士顿演奏和录音。为那次中美合演历史性录音发行的,正是菲利普 (唱片编号470 353-2)

八十年代中,中国改革如日中天,菲利普不失良机派出专家小组,带备全套当时面世不久的数码录音器材直飞北京,制作一系列经典录音,包括中央民族乐团演出的筝 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指挥是当时出道不久、现任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的阎惠昌。同时录音的还有中央乐团演奏三首经典作品:《黄河大合唱》、《黄河钢琴协 奏曲》,和《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分别由指挥元老严良劏和韩中杰执棒。更为特别的,是请来李焕之、吴祖强、何占豪等中国音乐界响当当的人物负责监制,成为 名副其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些录音纪录了当时老一辈音乐家们的琴艺,现已成为绝响,七月一日后更是绝响中的绝响,意义珍贵。

此外,八十年代关乃忠时期的香港中乐团亦在菲利普旗下有录音纪录。两场在荃湾大会堂现场的精采演出分别收录在两盘CD里。较为特别的,是请来中国首席录音师 刘怀萱主持制作,交响诗《穆桂英挂帅》的锣鼓喧天,在原籍北京的敲击首席阎学敏领军下的京腔相当原汁原味,音响亦达发烧级(编号422 595-2)。另一款值得一提的菲利普录音,是小提琴家吕思清夺得一九八七年「巴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冠军不久后录的专辑(编号426 794-2),其中的中国传统乐曲《渔舟唱晚》演奏十分精采,音乐的情绪变化掌握到位,中间快板充满舞蹈性,令人神往。由胡炳旭指挥的中央芭蕾舞团乐队亦 提供有效伴奏,给独奏一个稳固平台展示技巧。

菲利普在中国录音制作的最大投资,是为一九九六年成立的中国交响乐团每年一唱片的录音工程, 一共维持了四年,前后发行四张CD。在总监陈佐湟率领下,乐团在每款CD中都有演奏中西管弦作品,份量较重的有首张录音的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以及之后的 德伏扎克第八交响曲,和白辽士《幻想交响曲》等。中国作品中陈培勋的《咏雪》和吴祖强编曲的《二泉映月》都相当突出,值得珍藏 (编号446 417-2)

据代理菲利普的环球唱片公司马先生透露,由七月一日起,所有菲利普古典音乐唱片都会停止发行,改以Decca名义再版。喜欢收藏绝版东西的朋友们,赶快在菲利普牌子即将成为历史前有所行动了。

刊于亚洲周刊二十三卷二十六期 (200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