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渔舟唱晚 雨果LPCD1630-7302
 
作者:刘志剛   发布日期:2011/5/16 9:49:49

  雨果LPCD1630-7302

    關迺忠,久違了。卻不會忘記他是個很有音樂魅力的指揮。一直以來他的唱片都不會讓人失望。

今次這張《漁舟唱晚》,內容(看曲目和陣容)相當懷舊,就是由經典民族器樂曲編配為大型民族管

弦樂,保留獨奏樂器的主奏角色,樂隊進行協奏。

    中樂交響化,在幾十年的爭辯聲中,越來越蓬勃。其實不同意者的論點,不外乎中樂的絲竹敲

擊融合有先天性問題;他們有大量實例去辯證。個人十幾歲時也有這種想法。但久而久之,既聽過

許多吵耳的民族管弦樂曲,但亦欣賞過相當悦耳的。得出結論是:事在人為。作曲、編曲者,有高手、

低手之分。一首曲子除非先天性不良,否則,落到演奏者手上時,它還是中性的。演奏者又有高手

低手之別。

     這兒僅得七首,但貴精不貴多,曲曲都擲地有聲!這是獨奏者的技藝高,是指揮者拿揑的平衡好,

是樂隊團員的互相聆聽、配合,是錄音師擺咪、拾音/收錄器材的高水平,是後製的用心……總之,

辦辦都很好,才會有這張十分動聽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隊協奏的器樂名曲碟。

       笛子曲佔三首,分別是張維良吹奏的《姑蘇行》和《小放牛》;李鎮負責的《走西口》。

二胡獨奏的有二,分別是安如礪的《漢宮秋月》和宋飛的《河南小曲》。還有由曹德维京胡獨奏的

《夜深沉》。箏曲亦不缺乏,有丘霽獨奏的《漁舟唱晚》。

     易有伍是音樂家兼錄音師,品味毋容置疑。有他把關,怎會有「炒埋一碟」的中樂器之聲?!

許久沒欣賞過這樣的大型民族管弦樂CD了:好到由頭聽到尾,然後再播一次才「夠喉」的!

-------------刊于《HiFi Review》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