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梁祝》大火拼
 
作者:谭泽江   发布日期:2010/1/7 17:14:50

    最近,在车上听得最多的一张CD是“国际视听器材展2009”LPCD 1630限量版试音碟。偶有朋友搭顺风车,都对所收录的歌曲赞不绝口,然后都会好奇地问:原CD与LPCD 1630限量版的音效有何不同?何者为佳?
坦白讲,我自己亦感到好奇,于是便找出珍藏已久的《梁祝》金CD(HRP 7171G)与收录在“国际视听器材展2009”里的同一录音火拼。两首《梁祝》皆出自相同母带,不同的是金CD以标准的流程压制,而LPCD 1630限量版则以LPCD 1630的方式处理母带及印制。

限量生产
  LPCD 1630是雨果最新开发的母带及压片处理技术,重点是将母模的制作的工序减到最少,音乐讯息在制作过程中的损耗亦减到最低,音质自然更佳!在制作玻璃母盘时,以极为耗时的1倍数进行刻录,务求将最细微的音乐讯息完整地保留下来!此外,由玻璃母盘所制作的金属模,一般厂家压制高达万多张CD!越迟压制的CD,由于金属模损耗的关系,信息量的损失越高!每个LPCD 1630的金属母模只限压制1000张CD,因此讯息量之丰富及音质之佳都达到最高的水平!
这是吹牛广告抑或真有其事,火拼之后自有分晓。

名曲名琴
    《梁祝》是首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因此录音也不少,连Gil Shaham及西崎崇子都曾经灌录;暂且撇开年代久远历史性录音不谈,在较近代的录中,薜伟的演奏要比Gil Shaham及西崎崇子道地得多,原因是《梁祝》采用浙江越剧唱腔作为素材,并以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方式表达,不熟悉越剧唱腔的演奏家只能堆砌音符的外在美,却无法触及音符深处的神韵。
    薜伟在演奏《梁祝》时用的是由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在1699年制造的名琴——Kustendyke,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负责协奏的乐团是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由黄胤灵指挥。
     薜伟在演奏《梁祝》时如履平地,没有任何技术负担,指法有如行云流水,运弓得心应手;尤其在紧拉慢唱的乐段时,扣人心弦,剧力万钧!Kustendyke在薜伟的手上,音色娇艳欲滴,我见犹怜。美中不足的是他激动时老爱抢拍子,再加上反应迟钝、老是慢半拍的定音鼓手,几乎把指挥搞到精神分裂!

多只香炉、多只鬼
     比较《梁祝》金CD及“国际视听器材展2009”LPCD 1630限量版试音碟时,所用的系统是Reimyo CDP-777 CD机、FM-255前级、Pass Labs XA-200.5单端式单声道功率放大器及German-Physiks Carbon II扬声器。
    金CD的音效比普通铝质CD更佳已是不争的事实,LPCD 1630只是铝质CD,先天上已不如金,如今越级挑战金CD是否飞蛾扑火呢?
    首先听《梁祝》金CD,它的音响温润柔和,完全可以接受;接着听“国际视听器材展2009”LPCD 1630限量版试音碟,结果大吃一惊!它的音响居然比金CD更为开扬,高频的延伸更佳,无论结像及清晰度都更胜一筹,音响的密度也更高、音乐细节更丰富!相比之下,《梁祝》金CD的高频显得晦暗,有如乌云盖顶;此外,金CD的动态压缩,音响缩成一团,音响画面朦查查,很难想象LPCD 1630居然将金CD打得落花流水!
     经此一役之后,发现金CD固然具有材料的优势,但母带的处理、压片的工序以及金属模压制CD的数量,对音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印证了发烧友“多只香炉、多只鬼”的说法。
     薜伟的《梁祝》虽然是雨果的录音,但至今仍未推出LPCD 1630,收录在“国际视听器材展2009” 限量版试音碟里的《梁祝》是唯一的LPCD 1630版,而且也已经绝版!喜欢《梁祝》及有幸拥有限量版试音碟的朋友,宜珍藏之。

                                                       -----刊于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