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每个角落,Local pop会埸占最大份额,唱片公司投放的资源自然特别多。我们当中,谁不是喝着本地流行曲的奶水长大的?爵士古典World Music,都是acquiredtatse。每个发烧友的唱片蔸集中,总有[他的年代]的Pop 。香港的发烧圈,有人担心老化。如果你有行Hi FiShOW,便知道上述讲法并不尽然;也有廿岁出头的人对HiFi趵趵欲试。不过,消费的主力,还是40-60岁的一班。因此,流行曲录音的[发烧化]产品,也针对这个年龄层的口味。几时邓紫棋G.E.M的录音会有发烧产品?十多廿年后吧! 罗文、林子祥和卢冠廷这三位男歌手,是现年四十以上的朋友熟悉乃至熟爱的。做发烧碟不打他们录音的主意,打谁的? 罗文有乐壇教父之称,他活着时已是一个传奇。当时人们觉得他打扮前卫歌路独特,后来回首才知道罗文一直领导潮流。他有许多精彩的唱片专辑’但如果你迫我只准保存一张的话,我会楝《卉》。以中国花卉为主题的大碟(十三首歌全用花名做歌名),香港从未有;即使国内,也恐怕没有!概念既独创,而歌与词都写得十分好。这也难怪的,幕后精英包括黄露、鲍比达、钟肇峰、王福龄、郑国江和林振强等,每一位都是大师级。配合罗文大师级的唱功去诠释,造就了这张传奇唱片。原大碟81年录并推出,82年获白金唱片销量而掭奖。录年[发烧]这个词里(讲音响)也许还未诞生,但它的录音水准奇高,属[高烧]级。多年前我在一发烧友家中欣赏《卉》LP,惊异与它的结像立体感,清晰的音埸布局’还有鲜艳欲滴的音色。一直都想拥有它,直至不太久前,买了xrcd版才如愿。但我不喜欢它的声音表现。直至最近,听了经易有伍先生做的LPCDl630制版,我从心里笑出来-----很好!正如广告术语:时间不会为你守候,但感觉可以停留。[阿Lam ]林子祥,我从他的英文碟开始就一直买。他的EMl、华纳LP,我至今仍保存着。1981年出版的[林子祥精选集]是他第一次出个人精选唱片,加入三首当年的新歌,是TVB电视剧《他的一生》的主题曲和插曲。一首《爱的种子》有两个versions:乐队伴奏与木结他伴奏。两个都动听,但以后者的音乐意境最引人入胜。今次的制版成绩很不错,虽不及LPCD45,但以这个价钱就买得到这种水准的产品,best buv也。 卢冠廷在流行乐壇红过一阵子,便退居幕后。不过,人们依然很怀念他唱的《天鸟》、《爱情迷住我》和《流浪歌手》等等富Lowell个人风格的好歌。今日翻听这张卢冠廷精选,愈听愈喜爱;不是它的录音靓到震,而是音乐的感人力量。诚如莫格里所言:愈听愈显出味道。 即使你是比较年青的,不属罗文、阿Lam和卢冠廷时代的人,也能从真正高qualitv的音乐制作中获得很大的乐趣。试试看!
------刊于《HiFi音响》2009年12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