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绕梁三日的盛会——黄红英《俄琴月韵》演唱会
 
作者:   发布日期:2009/1/7 10:14:03

黄红英曾在香港举行过多次演唱会和签唱会,我都因为有琐事在身而不能出席。当我知道在918日晚,她和俄罗斯三角琴合奏团在荃湾大会堂演奏厅举行了一个《俄琴月韵》演唱会,我是推却了一切俗务,和我的太太出席了这场难得的盛会。发烧友对俄罗斯三角琴合奏团自然不会陌生,但一般乐迷可能较少接触三角琴这种乐器。三角琴是俄罗斯的民族乐器,乐器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其后,由一位名叫安德维夫的年轻地主把它改良并发扬光大。三角琴又名巴拉莱卡三角琴,有点像提琴,琴身呈三角形,但只有三条弦线,是一种弹拨乐器。低音巴拉莱卡三角琴体积庞大犹如大提琴,在乐队中特别抢眼,小三角琴则轻巧别致,能奏出轻快活泼的音乐。常伴随三角琴一起演奏的还有多姆拉琴,琴身呈圆形,背板凸圆如曼陀林,亦是三条弦线的弹拨乐器。俄罗斯三角琴合奏团的六位成员,都毕业于俄罗斯高尔基城市的音乐学院,他们既是好友,又经常在一起练习,所以有非常好的默契。他们毕业后一同在音乐学院任教授,也经常到各地演出。乐团由敲击乐手伊·卡拉洛夫任领班,两位乐手弹奏高音巴拉莱卡三角琴和低音巴拉莱卡三角琴,另外两位乐手则弹奏高音多姆拉琴和中音多姆拉琴,最后一位则负责我们常称为键钮手风琴的巴扬。

演唱会由俄罗斯三角琴合奏团演奏一首俄罗斯民歌<月光曲>和恰恰图良的<马刀舞>揭开序幕。合奏团虽然人数少少,但是营造出来的气氛轻松而又紧凑,几件简单的乐器作出精巧的衬托,相互间的穿插和对答,使到音响画面美丽到不得了。到黄红英出场,观众的情绪顿时间高涨起来,我前排的一位女仕在她的男友(丈夫?)的耳边小声耳语:「黄红英好靓!」未曾开声,我想大部份观众先被红英那雍容华贵的独特气质震摄着了。<船歌>的前奏一开声,她高吭而辽阔的音域己令人动容。这首印度尼西亚民歌的异国情调被刻划得极富诗意,鲜明的旋律、抒情的乐韵是充满了艺术性。到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海韵>,先要赞一下俄罗斯三角琴合奏团的出色伴奏,这队音色独特的合奏团的音乐表情是丰富极了。中国歌曲与俄罗斯乐器,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但是合奏团的伴奏和红英的演唱却是水乳交融的融合在一起。红英更是把乐曲的每一个乐思乐想诠释得意态撩人,感情的拿揑更是恰到好处。到了英俊潇洒的唐彪出场,群众间又起了一阵骚动。不在现场,也不知道原来唐彪在香港也有这么多fans的。他演绎的<草原之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尽给他展示唱功的机会,两首乐曲为他带来了不少的掌声。当红英再出场演唱她的首本名曲<客家妹子爱唱歌><欢迎你到惠州来><爱唱山歌你就来>时,炽热的气氛更为演唱会带来一个小小的高潮。观众热情激荡,歌声和停不了的掌声混和在一起,感情的宣泄毫无保留,万般陶醉的观众在中场休息钟声响起才如梦初醒。

小休过后,名曲是一首一首的接踵而来:<山楂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夜来香>都是我们耳热能详的经典名曲,黄红英的演绎是别具新意;她那一尘不染的嗓音是充满了音乐的感染力,最令人击节赞赏的是她对音乐的处理与诠释是精致无懈,清雅脱俗,使人听起来十分舒畅。值得一赞再赞的是俄罗斯三角琴合奏团,他们是精神奕奕全心全意的倾力演出,在<月亮代表我的心><恰似你的温柔><茉莉花>这几首乐曲中,合奏团和歌者是绝妙的描绘出音乐内涵含蓄的抒情深意,音乐灵感是源源不绝的流淌。完全进入状态的红英是越唱越出色,她丰富的感情和优秀的唱功是百份之一百的融汇在她连绵不断的乐绪与意像里。到了结尾一首<山歌好比舂江水>一曲既完,进入忘我境界的观众是意犹未尽,待红英和唐彪

encore4首名曲之后,演唱会才在如雷的掌声下结束。

在回家途中,我看到的都是充满满足的表情。我听到观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才是演唱会嘛!」这句说话也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有人说香港乐迷的欣赏水平低俗,才会出现了这么多劣质商业无聊音乐。其实这也不尽然,表演者和观众的关系是互动的;我们也可以说,要有优质的音乐才能把高水准的观众带引出来。红英,希望妳多到香港来,这里的观众等着你呢!                         ——刊于《音响技术  2008年10月第3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