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我听《梅梢月》
 
作者:赵启星   发布日期:2008/6/5 13:54:59
  《梅梢月》是香港雨果唱片公司新近出版的又一款经典古琴录音。众所周知,雨果公司缘起于古琴,经老易之手录制的古琴录音可谓“五花八门”,多达30余款。这一款《梅梢月》古琴录音不但秉承了雨果公司一贯的古琴录音风格:求真、务实,琴音自有一种古朴、高雅之感,难能可贵的是演奏所用古琴乃属宋代宣和式琴,名曰:梅梢月,此琴历经千年,“老木寒泉、遗世独立”,琴音仍然是那样的雅正,不啻为稀世琴宝也。
    古琴纯属中国国粹,古人之”琴、棋、书、画”四艺,琴居其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首咏琴的词极生动地写绝了古琴的风韵:“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 一夜余音在耳边。”诗言志,琴弦音,古琴承载着厚重,深远的文化内涵,有着极为深厚的中华音乐文化根底。
    或许是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所偏爱的缘故,我对古琴亦怀有一份特别的情愫,爱琴之高古、典雅,更爱古琴音乐那种讲求“琴人合一”的“和”美,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古人云:古琴能涵养情性,弹琴、听琴可养生,吾信矣。
    聆听这款经典古琴录音《梅梢月》,欣喜不已,琴乃稀世名琴,实属难得;弹琴之人乃当今古琴名家,天津古琴学会会长、天津音乐学院古琴教授李风云女士。所选的八首琴曲,皆属古琴曲谱之精品,契合梅梢月之题,频添几许琴诗画意。我认为,古琴音乐的精髓尽在一个“古”字,古色古香,方为雅正,若用古琴演奏现代音乐,似乎总令人有一种不伦不类之感。
    点题之曲《梅梢月》,出自明代汪芝的《西麓堂琴统》,音乐所表现的乃是那一番梅月争清的意境。《红楼梦》里写史湘云醉行酒令内中就有一句:  “泉香而酒洌,直饮到梅梢月上。”从那缓然、舒悠的古琴声中,可细细体味到月在梅梢上、暗香浮动、月色溶溶的美境,充满诗意乙李风云教授的古琴弹奏颇有“音如石上泻流水”之势,真正是“弹虽在指声在意”,其琴音高古、典雅之余亦不乏松、润之感。
    古琴曲《暗香》,以宋代姜白石“自度曲”的词意,由李风云偕夫君王建欣即兴演奏,古琴配上洞箫,那一份古乐的幽雅更是油然而生,宛若“旧时月色,梅边吹笛”,一种美好的意象,令你不断地引发美好的遐思。
    《流水》乃是古琴名曲,琴谱出自清代的《天闻阁琴谱》,此曲演奏旨要在“七十二滚拂”,亦是众多琴家喜好之曲。李风云的演奏深得其精髓,“滚”、“拂”的指法收放自如,出神入化,那急湍奔流似的泛音,那跌宕起伏的曲调,恰似一幅生动的“大流水”画图,听之,不免要有“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感慨。
    原为笛曲的《梅花三弄》,相传为东晋名将桓伊所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笛声三弄,梅心惊破”,乃属最佳的诠释,此曲后经唐代琴家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流传至今。雨果唱片公司的这款古琴经典录音特意收录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梅花三弄》,一是李禅霆先生传授、出自清代周显祖所编《琴谱谐声》,另一是张子谦先生传授、出自清代广陵派秦维瀚所编《蕉庵琴谱》,两者风格不同,表现手法不同,主旨皆是“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须知“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李风云的演奏琴音优美、清亮,富有动感,声到、情到、意到,梅花傲雪凌霜,一袭寒香之骄韵跃然而来,可品其高洁,可品其高尚。
    《龙翔操》是一首以大动感着称的古琴曲,以琴声表现翔龙飞舞之态,穿云入雾之情可谓栩栩如生。弹奏所依曲谱乃是其师广陵派琴家张子谦所传。张子谦善操此曲,有“张飞翔”之誉。李风云的演奏深得其师真传,指下同样有飞翔之感。“抚弦动操间,龙翔去无迹,仿佛有余音,萦回在天际”。此乃张子谦先生的《听弹“龙翔”》一诗,亦是李风云弹奏此曲的生动写照。
    其后两首琴曲《玄默》、《天风环佩》皆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所编《神奇秘谱》,
《玄默》表现了“游神于冲虚之外,使物我而忘”之趣,《天风环佩》表现了“凛若神游于太罗,仙游于玄馆”之情,道风仙骨皆溢表于琴音当中。
                                         《刊于《视听前线 2008年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