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潮籍人氏的家乡戏宝
 
作者:司徒敏青   发布日期:2008/1/2 17:01:27

  我国是一个众多民族的国家,似是世界众多国家之冠。在五十六个民族之中,他们是各有特色,在艺术方面更见独特。这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和数不清的手工艺成品,的确使人眼花缭乱。特别在地方戏曲这一人类,更是多不胜数,单是广东一省人们比较熟悉的己包括广东大戏“粤剧”、“汉剧”、“潮剧”与海南岛以前属于广东省时的“琼剧”。还有很多很多的,在这里很难--列出。
  从戏的历史记录来看,潮剧的起源比粤剧还早。明朝以前称为“白字戏”,据说和现代的“白字戏”不相同,看来已有四至五百年的历史。潮剧流行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与东南亚地区,一般演员多以童伶为主。五十年代,西营盘三角码头一带,在盂兰节前后,很多潮籍人氏都搞一两场潮剧应节,有些还在海旁的船中上演,演员多是一些可爱的小朋友。新中国成立后,很快便废除小演员,并培养出一大批年青的演员,例如姚璇秋、张长城、郑健英与方展荣等,同时还整理一批传统的剧目“陈三五娘”、“苏六娘”、“荔镜记”,还创作了“万山红”、“江妲”等,又移植了“辞郎洲”等历史剧目。六十年代这群年青演员跟随潮剧团来港演出“辞郎洲”等剧目,不单使潮籍人氏看得如痴如醉,连非潮籍人氏也被深深吸引着,有些人还连看多场,对这群年青演员的表现欣赏非常,引起了一股潮剧风。
  雨果出版这张名为潮腔的CD,收集了上述一些剧目中的选段;由姚璇秋、陈瑜唱的“春风践约到园林”、“苏六娘”的选段。由黄盛典唱的“空怀万里报国志”、“满江红”中的选段。
  由郑健英唱的“同叙天伦乐无穷”芦芦庙的选段及“统雄兵出西川”。选自“东吴郡主” ,由张长城主唱,“哭街”选自“蓝继子” ,由迢展荣主唱。潮剧的唱腔有传统的曲牌,又有创新的曲调,CD的小册子除了把歌词刊出,还很详细地刊出潮腔的介绍,如果你不是潮籍人氏,可以跟着歌词欣赏,数遍之后,很快便会领略到曲中美妙之处。如果是潮籍人氏,更要人手一张了,有空时慢慢地领略到曲中的奥妙之处。我不是潮籍人,但我却很喜欢这张CD的选曲。大概是演唱者的精湛唱工,旋律动听的原故吧。

                             《刊于《Hi Fi Review.2008年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