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涧水尘不染 山花意自娇--九月再遇黄红英
 
作者:张丹   发布日期:2007/5/25 10:47:45

  《初次尝到的寂寞》让我们认识了黄红英,此前还是名不经传的歌手,面对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的乐坛新人,却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红遍大江南北,只唯录制了一张邓丽君曾经唱过的歌曲专辑,竟能热卖到令日,随后,还出了XRCD版和限量的LP签名版。其实道理很简单,邓丽君的歌至今还为人们所广为吟唱,因为它是美酒,芬芳依然飘香。今天我们见到的黄红英,并非只顾唱别人(邓丽君)的歌,她的成功,更多依赖于深厚的艺术造旨,还有发行公司精心的打造,考究的录音制作,使其第一张唱片推出后,不仅打动了港澳台及大陆的邓丽君歌迷,还得到更多乐迷的喜爱和肯定。相继两年多的时间后,再度由雨果唱片公司监制的又一张新专辑《九月的故事》问世了。
  在《初次》的专辑里,音乐编辑、演绎风格倾注了许多“雅”的元素,亦为这张专辑出版发行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时至今日的《九月的故事》,“雅”的成分比重似乎又加大了筹码。这回,当听到巴哈风格的音乐伴奏时,或许能享受到更多的古典美;而“奈何”开场的一段笛子,谄媚而缠绵的旋律,极富穿透力,“南海姑娘”的古琴音色厚重,营造了深不可测的场面, 这种明显的民乐风调,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更为亲近的感觉。但在“白沙滩”一曲中,那把倍大提琴堂而皇之地跳到了黄红英面前,一段拉奏后,其余的儿把乐器轮番上前舞文弄墨,五色缤纷的音调、使黄红英温义尔雅的歌声时常淹没在熙熙攘攘的伴奏之中,这种喧哗的嘈杂,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原先值得保留的东西,或分享了主体的份量,此刻,倒有几分四重奏的味道。这种过于讲究细枝末节,越来越琐碎的分割,一方面在不断地发现,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遮盖,隐晦处变成透明,透明处又被掺和,是否有点屠龙之技、文过饰非了。其实,我们已经意识到,这张专辑的配器力求推陈出新,尝试了许多风格,伴奏的赏鉴成分丰富了,企图让听者领略得更多、感受到更多。可我以为,并非就能讨好。但无可置疑,上海交响乐团的弦乐手精湛的技艺,刘星的中阮、刘一的笛子、徐碧的古琴都为这张新专辑增添了光泽。“漫步人生路”和“原乡情浓”的录音由日本著名音响专家木内和夫先生现场校声,他随身带来的法宝(工具),为这两首歌曲的录音注入了新亮点:伴奏乐器在音场中的位置更为清晰,人声更细润,条分缕析的层次感和丰满的音色。
  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年轻歌手继续演绎邓丽君的歌曲,可谓人靓歌甜。在她们当中,有的强调原汁原味,有的更在乎从艺术再创造的角度,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这张《九月》里,黄红英依然保持其文雅、含蓄的演唱风格,她不是那种善于滥情的歌手,而是更着重内心的情感抒发,对嗓音的控制力达到很高的境界,尤为高音段落时所表现出的从容自如、舒缓、高亢与共鸣感散发出一股纯洁清澈的味道。我想,今后人们继续关注黄红英的歌,或许还会保留珠玉在前的问号,但物换星移、这回的对象已经不是别人了,而是她自己,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张专辑一一《初次尝到的寂寞》!

                                     《 刊于CD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