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儿走来问我,什么叫做寂寞,我的年纪还小,哪里懂得寂寞…… 夜深人静时飘来歌声,清纯甜美的少女情怀、款款深情中含蕴淡淡惆怅,轻盈飘逸,在静静的空间中久久回荡,牵动人心。 第一次听到黄红英的歌声是在《雨果发烧碟 / 金碟九》当中。一首《初次尝到寂寞》,以两支不同话筒 (Neumann CMV 563 + M7和Neumann M269)录制了两个版本,让发烧友细细聆听比较。 对于只听音乐不发烧的乐迷来说,采用普普通通的器材聆听,所谓发烧碟 / 金碟,与大杂烩的什锦CD并没有什么分别。多样化的曲目中,最喜欢张杏月和黄红英的女声歌唱,聆听两遍也听不够,每回听完前面几首即倒转回头,一遍遍反复聆听,让优美歌声悠悠流满整个空间,心想:如果整盘CD都是她们的歌声,多好! 这个心愿很快就实现了。发烧碟推出不久即看到黄红英个人专辑《初次尝到寂寞》的面市。全新专辑,以演唱邓丽君歌曲为最大特色,收录了邓丽君多首难忘名曲如《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愿人长久》、《在水一方》等等。 于是才知道,黄红英曾被喻为“广东邓丽君”,因歌声与邓丽君相似而为称道。这张专辑选在邓丽君逝世7周年的5月间面市,当然也有一定的市场考虑因素。 我不是邓丽君歌迷,但拿到新专辑、期待新人新曲的时候,听到的尽是老歌新唱,有点不是滋味。 旧人旧曲,毕竟已是太过通俗,太过深入人心,邓丽君的形象又是那么鲜明而令人难忘。纵使有了全新的编曲与诠释 (其中《小城故事》还有两种版本),也只能遗憾地说,那不过是重新炒过的一盘冷饭。唱得再好,又怎能取代歌迷心中的邓丽君? 速速听过整片专辑,最喜欢的仍然是《初次尝到寂寞》。 这首歌曲,我没听过邓丽君的版本,第一次听到的就是黄红英的演唱。也许是因为这样,听到的是黄红英,不是邓丽君,比起耳熟能详的《小城故事》、《船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感觉更加容易接受、更能触动心弦。 黄红英的演唱,彷佛娓娓倾诉心事,歌声充满了寂寞,寂寞当中又含有几许憧憬与期盼,几许温暖与甜蜜。孤孤单单的深夜时份,拥有这样的歌声来相伴,共同承担寂寞心情,细细咀嚼寂寞滋味,如同情流掠过心间。 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往事如昨》,潇洒自在的口哨过门 (是老板易有伍的亲自上阵!),如神来之笔,飘飘荡荡地诉说往事,绵绵密密地重温昔日种种美好回忆。 往事如昨,但过去已成为过去。活在旧人的影子中,短期来看能够作为为卖点,就长远利益来说,牺牲的是自己的风格与形象。 黄红英无疑是个有潜质、有实力的歌手,有资格演唱属于自己的歌曲,拥有自己的歌迷。当歌迷听到的尽是邓丽君 (而不是黄红英) 的时候,借邓丽君之名而初尝名利的黄红英,是否会感觉到,“心儿里彷佛失落了一些什么”?
《 刊于《源 第五十七期,三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