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打起算盘敲起栉
 
作者:王明青   发布日期:2007/5/24 19:03:42

  听过无数场音乐会,从没想过普通的算盘、筲箕、筷子都可以作为乐器,来淋漓尽致地宣泄人的喜、怒、哀、乐;可眼前活生生的「真人秀」让我有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样样新鲜。
  坐在我面前的被访嘉宾冯少先来自黑龙江省海伦县,他从小爱好音乐,勤学苦练,因而弹、打、拉、唱样样皆精,不但擅长演奏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等,而且还身怀绝技,用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对象作为乐器进行表演,在音乐界名闻遐迩。素有「音乐鬼才」之称的冯少先单枪匹马,只摇动手中的一个算盘,就可演绎出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曲调,他诙谐生动的表演令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沉默不语,或悲或喜、或忧或怒,全部都掌控在他手中的小小算盘。一个平平常常的算盘,又无任何改造,然而经过他的手弹拨,却扭转乾坤、出神入化。
  十四岁在海伦县评剧团乐队任演奏员的冯少先,十八般乐器样样都学,而且融汇贯通,别树一帜。以月琴为例,他不仅弹得扣人心弦,而且还奇思妙想,将月琴大胆进行改良,为了方便手指把位,他的月琴特地缺了一块,恰似月有阴晴圆缺。缺月型的月琴自一九七四年开始,便在他的倡导之下推而广之,大受乐界欢迎。
  不拘一格,勇于创新一直是冯少先追求的音乐理念,加上对黑土地的深深眷恋,令他创作出一系列以《黑土歌》为代表的优秀作品。
  「我们东北人粗犷豪爽、质朴热烈,尤其是东北农民吹起唢吶,扭起秧歌,那种欢乐是无阻挡的,是疯狂的,要尽情地享受丰收之后的喜悦。」冯少先一边解释,一边拿出一个柳树条编成的筲箕,「这个不叫筲箕,叫做「栉」,鳞次栉比的「栉」。「栉」是我们满族在女贞时期用来跳萨蛮神以及祭天祭地时用的一种乐器,不能让它失传,它有谱子、有高、中、低音,用来演奏《黑土杨柳》这类曲目,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当然用「栉」来演绎流行歌曲,也有意外的惊喜。」或许我的眼神出卖了我,冯少先老师知道我有些怀疑。为了打消我的顾虑,他要求我唱一首歌,他用「栉」来为我伴奏。就这样,和着栉的节奏、唱着现代流行曲,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唱出了现代人的怠体验,又随着古老的「栉」的传递,将一颗驿动的心带到了遥远的东北松花江上‥‥‥

                               《 刊于《三月廿九日 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