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三十年“變”與“不變” ——《春江花月夜》
 
作者:戴戈   发布日期:2018/9/30 8:27:06

去年以來,雨果唱片將旗下的精品、熱賣的專輯通過UPM(Ultimate Professional Mastering)製版技術重新製作發行,市場與口碑雙豐收!這也使得雨果可以更大膽的重印對於燒友而言可能已經“遺忘”的唱片,筆者新近拿到手的《春江花月夜》LPCD1630,相信應該喚起不少老燒的回憶。這張錄製於1986-1989年的民樂名曲精選唱片,推出時就因選曲經典、錄製出色而收穫不少讚譽。譬如《音響技術》當年就曾評價:“想較全面瞭解中國器樂音樂的特點及情調,這是一款理想的選擇,內裏全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器樂曲。”

筆者拿著兩張內容一樣,出版時間相距20多年(老版91年發行)的唱片做對比,馬上就能感受到科技進步賦予唱片的新生命:《蘇武牧羊》中的主奏揚琴,老版聲音內斂、耐聽,而新版的通透、延伸、堂音、樂器像真度均大大超越;《百鳥朝鳳》老版表現已經極為出色,新版則在保持優點的基礎上,伴奏樂隊也清晰到可以“數人頭”,嗩呐和樂隊的前後縱深也交代得更加清楚;專輯同名曲目、琵琶協奏的《春江花月夜》、小樂隊合奏《江南好》、古箏獨奏《變體孟薑女》等,無論協奏、合奏還是獨奏,經過UPM重制,共同的優點都是聲音更開揚、聲場變大、高低延伸更見舒展的同時,並沒有丟失老版所具有的長處:音樂性。

光有技術革新還不夠,其所承載的內容才應該是一張唱片的關鍵。近幾年來,在“改革民樂、挽救民樂”的一浪接一浪呼聲下,也出現了一批“新民族音樂”的作品以及錄音。這些作品有一個共同的元素,就是弱化了民族音樂的“民族性”,更強調“世界性”——電子樂器的加入就是一個例證——這使得我經常猜不出一首“民族音樂”所描述、展現的究竟是哪個民族的風貌。因此,《春江花月夜》這張面面俱到的而又有傳統傳承的民樂選粹重新出現在市場,真是太及時了!


   专辑曲目: 

01.春江花月夜(琵琶:黄蓓华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指挥:夏飞云)
02.江南好(高胡:朱玮琳 古筝:郁虹 扬琴:冯铮)
03.苏武牧羊(扬琴:王文礼)
04.月儿高(琵琶:黄蓓华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指挥:夏飞云)
05.美女思乡(古筝:韩庭贵)
06.二泉映月(二胡:王国潼)
07.良宵(二胡:朱玮琳 扬琴:郭敏清)
08.百鸟朝凤(唢呐:刘英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 指挥:夏飞云)
09.迎亲人(坠胡:曾和耘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 指挥:夏飞云)
10.变体孟姜女(古筝:李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