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八子集團李積回先生創辦的[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早已成為全球音響燒友的“麥加聖地” ;2016年,李生委託“發燒李”老師,從汗牛充棟的雨果錄音中輯選了一集《發燒典藏 雨果精選》CD,評價極高。李生再從中精選出9首,送到德國刻錄黑模,再以180g黑膠壓制,推出同名的黑膠唱片。曲目除了經久不衰的大熱曲目外,還有兩首筆者一直心思思的曲目,終於見到黑膠版本!
第一首是優美抒情的《迷離》 ,選自一張叫做《迷離·洋粵》的“冷門極品”唱片,主奏樂器是已故粵樂大師屈慶先生彈奏“夏威夷吉它” ,伴奏樂器包括爵士鼓、色士風、低音吉它等,沒有一樣中樂器,但製造出來的音色卻是實實在在的“粤味” !而細心的發燒友聆聽此曲時,一到色士風吹奏的環節,可能會發覺一些“咕嚕咕嚕”的“雜音” ,這是吹奏者的口水在色士風裏面的流動的聲音!閣下的回放系統是否高班,在這小小的細節中就能體現了! 第二首也是全碟的最後一首《黑土歌》 ,選自同名專輯《黑土歌》 ,是一首男聲的三弦彈唱。演奏三弦兼獨白、演唱者是 被譽為“國寶”的馮少先先生,這一曲也是為他“度身定造”的。開始的低音大笛鋪展開遼闊蒼茫的氣氛,人聲獨白、三弦彈唱、三弦Solo、大型民族樂隊的跟進,最後在打擊樂的如雷聲浪和所有樂手的齊聲吶喊中高潮結束。如果覺得樂曲一開始“不過癮”而擰大音量。到高潮時唱頭就好容易“跪低”呢!同樣的,系統的電源處理不好,或者功放的力水不足,聽到最後的“驚雷”段落,就會有“順得哥情失嫂意”的遺憾,這也正符合了發燒音響博物館對測試曲目的嚴格要求。
--------------刊于《音响技术》20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