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梅花大鼓
 
作者:南蒋   发布日期:2017/2/6 16:09:43
   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本地有着渐去渐远、甚难回潮之势,传统戏曲对许多人来说似乎是一种既古老也迟暮的“东东”!虽然如此,京剧、粵剧、越剧、歌仔戏等少数剧种,仍拥有为数不少上了年纪的铁杆票友,依然深深地为之着迷。但其他传统曲艺,如:苏州评弹、川剧或京韵大鼓等,在本地仍不成气候。
    梅花大鼓在本地同样难得一闻,若非雨果克难录制出版,相信要接触和欣赏到它,非得买张机票,择良时,选吉日飞到龙的故乡,方能如愿以偿。
    梅花大鼓又名梅花调,上世纪初流传于京津两地,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扬琴、四胡和独唱演员敲击的大鼓,共五件乐器。梅花大鼓的特点是音乐性强,擅长抒情、行腔徐缓。  曲中鼓、板、丝、弦交织,构成了一幅质朴、圆融、温润、深沉的音乐情境,唱腔中讲究的是悲,媚、脆,曲目多选自红楼梦中的故事。CD里,红楼梦的曲目就占了两首一一《黛玉葬花》和《宝玉探病》,词曲的文字艳丽华美,不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人物心理的透彻刻画感人至深,加上音乐衬托,仿佛置身于古典章回小说。
    众所周知,《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二胡名曲,经创作成梅花大鼓后,描述了阿炳人生中一段与琴妹的故事,这故事从未在任何档案里出现过,也许是趣闻、也许是野史?却也增加了赏乐趣味。
    《拷红》是一出梅花大鼓的传统剧目,描写了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一段爱情故事,音乐中相当细致地唱出了许多细节,是唱片中的压轴曲,不可不听。


-------刊于2013.7-8《视听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