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極品之選一45轉孖碟
 
作者:劉志剛   发布日期:2013/12/19 15:14:30

極品之選一45轉孖碟

眾女伶

Sony Music 888837 19921    作者:劉志剛


        「大」字系快餐店廣告話,要食得夠尖。我們做聆聽者,亦要「聽得夠尖」也!
        玩黑膠,45轉一般被認為此30轉有先天優勢。這沒有錯,唯一要抓緊、不能掉以輕心的是底噪(backgroundnoise)。不過珍惜羽毛的出版商都會把好這一關,消費者毋需擔心。
        「寫LP」寫到今天,「黑膠真是有特別的魅力」這句話也不知寫過多少遍了;自己都厭(雖然那是千真萬確!)你這個話靓聲,那個又讚好聲,其實讀者知不知道怎樣靓/好?為什麼會靓/好呢?今次我找幕後英雄現身說法。他當然是Hugo的易有伍。
        我問他關於這套Sony雜錦碟製作有何挑戰,老易竟一時忘記:「Sony的?沒有呀。」我將歌手和歌名读出來,他記起了。「啊,mastening工作若非一年前,也有十個月了。是Sony的嗎?」也難怪的。昔日的BMG東西今天變成sony财產,EMI變成Wamer,越是資深就越容易溝亂!
        老易說:「做compilation是很殘酷的」不同時期、不同studios及製作儀器、不同錄音師和producer對聲音的取向…我會將所有歌,先放在一起,聽一遁:了解每一首在錄和製作上的特點。有些歌落重compressor,霎耳嬌,很『出』;但久聽令人疲憊。落compressor後聲音會變得很『行(糠)』的。有些電平本來就特別高,很容易『爆開』。M2的獨家秘笈,是我有一個softWare,處理飽和度和峯值高的錄音,可以做到既爆但又不會散。
        「開發」LPCD技術有十年,對我個人來說是學習與成長。買vintage器材買到一個倉都滿了,我依然未停止交學費(繼續買)。前人真是很有智慧!當然站在製作人立場,硬件、軟件、線材,同樣重要。我自家線材包括clock线哩。一方面知道怎樣做靓聲,另一方面提醒自己要忠於歌手本來的聲音特質。」
        唱片engineers有他的技術知識未必有他的音樂knowhow,有齊兩樣,又未必有他的清醒頭腦和好學不倦。難怪LPCDM2成了金漆招牌。
                                                           ----------刊于《Hi Fi Review》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