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一枝花》 编号 HRP714-2 演奏:刘英 伴奏: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 录音:释普长 录音时间:1987-1989 录音地点:上海音乐学
我们的城市充满垃圾。我们的思想和情操也每天受到垃圾的侵占。这个时代盛产垃圾文化,
音乐领域也垃圾遍地。想从音乐中获得宁静,得到启智,就从那些经典的音乐或淳朴的民间音乐中
寻找,比较稳妥可靠。
雨果的唱片,特别是早年的那些,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高水准的淳朴的民间音乐,这张《一枝花》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碟中12首曲目都是民间音乐的精髓,著名的唢呐名曲都在其中,还有一首荜纂曲
和一首葫芦丝曲。唢呐起源于波斯,元时传入中原,迅速融入各地方乐种,得到广泛流传。其音色高
亢嚎亮、粗狂热烈,演奏能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和大喜大悲的情调,能极
尽凄楚哀伤,也能极为活泼激昂,民间婚丧嫁娶仪式应用极广。这张碟中7首唢呐独奏的曲子都是经典
的唢呐名曲,从中可以领略到唢呐这种乐器大部分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筚簟是一种比较少出现的乐
器,但它的历史比唢呐古老得多,原属龟兹国乐,这种乐器声音低沉悲咽,多出现在一些凄惨悲哀的场
景,罕有专辑或独奏曲目。这张碟中有一首,算是难得。尤为难得的是这张碟中有4首“咔戏”,这个
名字或这种音乐大概是很多发烧友都没有听过的,它是演奏者在吹奏唢呐的同时,喉咙也在发音,造成
一种奇怪的和声效果。一般演绎的是某一段戏文,能惟妙惟肖、引人发笑。
这些音乐 :本身已经珍贵,它们来源于养育了我们民族的土地,朴素中透射着高远。在快餐式
音乐的洪流中发现它们,特别令人惊喜。也许它们不能一下子让你的感官兴奋起来,但你应该会发现它
们就是我们干枯心灵渴望的甘霖。
这张碟录制于1987- 1989年,那时的刘英已经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在2003年举办于瑞士的
国际管乐比赛中他获得金奖第一名,我们可以认为他是首屈一指的唢呐演奏艺术家。在这张碟中他的
演绎,炉火纯青,无懈可击。
雨果创牌初期,老易常出沒于上海各个大小音乐单位,他的音乐精神打动了很多音乐家,于是留
下了大批宝贵的音乐财产。也许在当年还不流行”策划”这个概念,但老易的行为就是不羞痕迹的策
划,无疑是更高的境界。
录音方面,声音显得并不丰满,低频处缺少力量。但是,干净无华的音质像道家之风骨,遗貌
取神,音符之间的联络感丝毫不见缺乏,此乃雨果录音之擅长。
早年雨果的碟都在日本东芝压制,现今听来不胜赞叹,那是绝佳的音质。东芝压碟早已倒闭,
好的东西为何总早亡?遗憾之下这碟更加值得珍视。至于封面和内页内容,印刷质量虽有限,却是雨
果一贯的简洁而内容厚重,文字有效地补充声音内容,相得益彰。
--------------刊于《视听前线》2012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