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流水》
笛子:張維良
闡迺忠指揮華夏民族樂團
2011年12月23-26日北京中国音
樂學院音樂廳錄音
兩果LPCDl630-7319 64:23
著名笛子演奏家張维良為本CD作曲兼獨奏,突出了竹笛技巧和音色的變化多端,無論獨奏
抑或由樂隊協奏,豐富了笛子藝術曲目。
開場的《行雲流水》根據廣東音樂素材進行再創造,表現為慢板的行雲和快板的流水。笛子
加上豎琴的引子,頗有西曲《綠袖子》的味道;接著笛子富有詩意緩緩奏出主題,吹出的長音尤為
精彩,樂隊簡約的伴奏收錄葉之效。轉入快板過程自然,主題變奏的作和演都精彩。
《憶故鄉》獨奏引子後樂隊輕輕進入,整個過程流暢自然。中段節奏加快,引進敲擊樂,增強
民族元素和歡快氣氛。接著弦樂重奏笛子主題,節奏轉慢,但很快喧鬧敲擊重現,笛子在過程中一
直在樂隊之上,整體定位清晰、自然。
顧名思義,《詠春》(不是武術)在悠閒節奏下奏出春回大地的氛圍,笛子吹奏鳥鳴,強項盡顯。
作曲家引入木琴,更為美化音色和效果。
《鄉夢》是一首四樂章的雙笛子協奏曲,採用作曲家江南家鄉音樂素材建構而成,由張氏本人和
三位不同的笛子演奏家擔任獨奏,多次吹奏精彩和唱二重奏,其中次樂章《鄉趣》以彈撥和敲擊樂奏
出輕快節奏描述童年,兩支笛子穿梭其中,妙筆生花。第三樂章《鄉情》雙笛以自由對位仿傚人文對
話,悠閒情緒心曠神怡。終章《鄉行》樂隊奏出進行曲式,在一片喧鬧聲中結束。
2001年在台北首演的《綠色交響》採用較現代手法在引子描绘兩峡海浪聲,笛子協奏段落則回
歸傳統,經過多重變奏,包括爵士風格的台灣民謠《六月茉莉》;最後在大提琴伴奏下,笛子不斷重
覆主題作結。中段敲擊樂為笛子進入前作多層次鋪疊,一直推到高潮突然靜止,可說是此碟黃金試機
段落。
---------------刊于《Hi FiReview》2012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