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在发烧精品中体验高科技的威力
 
作者:王联   发布日期:2012/6/2 11:19:49

          在发烧精品中体验高科技的威力

FIM Ultra HD技术与雨果LPCD1630技术产品赏析

     唱片,是一种特殊的东西。首先,它是音乐的媒介载体,也就是艺术的一种记录。因此我

们可以说,它是与艺术密切相关的衍生事物。在另一方面,唱片这种艺术载体。又是一种可以无

限制被复制的东西,它并非独一无二,升值空间远不如常规艺术品的来得大。因此,唱片实际上

是工业产品的一类。正因为唱片是唱片工业的一个最终环节,它对科技的依赖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提到,  “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大工业

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简而言之就一句话一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从唱片被发明,进而演变成为产业工业,再发展到今时今日,100多年来,

唱片的更新换代,就是科技在不断进步的小小缩影。从杂讯下停的租糙单声道到美不胜收的立体声,

再到无限逼近现场的多声道技术,从LP到CD再到SACD等,科技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影响到唱片工业

的革命。小小的轻薄唱片中承载的不仅是隽永的音乐艺术而且还折射出人类科技文明的精髓。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

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并与它们融合。尽管在当代,唱片所能达到的声音还原水准,基本已经

达到大多数人的聆赏需求,但是仍然不乏对终极高保真孜孜以求的音响工程师们,他们不满足于

现有的唱片科技现状,不断研究开发新的技术,努力让唱片的声音还原能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还谋求以更低廉的成本达臻高水准还原目标的途径。这些不断被研究开发并且投入应用的新技术。

让唱片工业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机。

    FIM(一听钟情)与雨果这两间唱片公司,在华语唱片界是名副其实的两块金字招牌。这两

间唱片公司之所以在广大乐迷心目中赢得极高的品质信赖度,原因有二:一是对音乐制作的高品

位与专业态度;二是对唱片科技始终如一的精益求精。近来,这两间唱片公司都研发出独门唱片

新科技,两种科技在唱片制作上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也让这两间唱片公司的新技术产

品成为音响界的焦点。

      FIM与美国著名的五/四制作公司在2010年合作研发的UItra HD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后

期制作技术,关键核心是采用的是超高清晰度的32Bit母带录制,大大改善音质的清晰度,提升

原音品质。因此UItra HD技术制作的唱片,能够尽可能做到无失真的动态以及最低的噪声基底,

让即使是最安静的音乐信息也能更清楚地展现。雨果的LPCD1630技术,则是雨果继成功的著名

靓声制式LPCD45后,推出的一种新制式。它结合兩果LPCD母带制作技术,将母模制作路线缩至

最短,降低音频数据在母摸制作中的损耗,力求把CD压盘品质发挥到极致。采用的玻璃母模用1

倍速刻录,由玻璃母模所制作出来的金属模只限压制1000张CD,从而大幅降低了压片环节中本

无法避免的信息量损失,保证了成品CD的质量。可以说,FIM U1traHD技术与雨果LPCD1630技

术是两种着眼点不同、手段迥异,但是目标殊途同归的创新。毫无疑问,这两种效果明显的改良

科技,让FIM与雨果这两间唱片公司的产品,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FIM与雨果这两间唱片公司自创建以来,不仅投入大量精力自行制作录音,而且已与全球多

间唱片公司合作,或购买超级发烧录音的版权然后以自己的理念将其再版发行(如FIM推出的日本

三盲鼠爵士乐和美国谢菲尔德实验室的王牌录音),或接受其他唱片公司的委托,以独门技术翻制

其过往畅销录音(如雨果接受环球、瑞成等公司委托代工翻制的LPCD45系列产品)。这些在音乐界

或发烧界早已闻名遐迩的天碟,不仅借由高科技的再版频频重见天日,而且表现优良的它们也反过

来提升了这两间唱片公司在发烧界的地位。在下文中,我们借由一些近期在市面上风行畅销的UItra

 HD与LPCDl630技术产品,来领略两种唱片制作高科技的威力。

     于欧亚乐坛,在广东和香港两地多有停留,任“香港纯弦”的内乐团的大提琴手。康雅谈在

这张个人专辑中演奏的乐器一一加利亚诺大提琴颇有来头,它曾是伟大的俄罗斯大提琴家沙弗兰的

御用乐器,已经在音乐舞台上消失了近半个世纪,2010年才在康雅谈手中重现风华。该琴独特的明

亮音色为人称道,在各个音域中拥有浓厚色彩和强有力的声音风格,是一把状态优良的难得名琴。

之前的第一辑收录了14首脍炙人口的大提琴小品,这款《雪国乐韵》收录的全部是冰雪之国俄罗斯

的古典小品,包括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和《夜曲》、鲁宾斯坦的《 F大调旋律》、鲍罗丁的

《合唱与波罗维茨的舞蹈》,格林卡的《夜曲》、格拉祖诺夫的《游吟诗人之歌》等,由钢琴家尼古

拉·阿历山德罗担任伴奏。纵观曲目单,听者可知此碟无以伦比的强大亲和力,康雅谈的演奏不以曲小

而随意为之,他精妙的技艺渗透在乐曲进行当中,  自自然然地散发出感染力。雨果录音师易有伍先

生的老到功力也藉由此碟完美的声效体现出来,LPCD1630技术的加持果然下负众望,碟中大提琴的

还原有真实浮凸的形体感,在素质过硬的音响组合重播下,整把大提琴有如身现听音现场一般,琴

声音色华美,松香味浓得化不开,演奏家铿锵有力的弓法带出的情绪饱满丰润,不愧十八世纪名琴

本色。

    如果说《雪国乐韵》令我们为西洋古典音乐而折服,那么在《淡淡阮幽情》和《香港纯弦:从

这到那》两张专辑中,我们领略到的是中西音乐合壁的迷人魅力。这两张作品分别与民乐器阮合奏、

西洋弦乐组合为编制,无定向局限选奏中西各种乐曲,从《雨打芭蕉》这样的传统之作到时髦透顶

的Lady Gaga,经过改编的这些作品,发挥出了意料不到的感染力。

    香港雨果唱片公司推出的“雨果发烧碟”系列精选辑不仅是该公司阶段性的录音成果展示,

同时也是最具发烧玩赏趣味性的中国音乐集锦示范碟。可以负责任地说,每一款“雨果发烧碟”

系列精选辑都是内容丰富、音乐演绎精湛同时录音制作顶尖的杰出代表。最新推出的第16辑雨

果发烧碟,除开延续了该系列精选辑一贯的风格特点外,还将雨果最引以为傲的第二代LPCD45

科技作为主要的卖点,这无疑是“雨果发烧碟”系列的一个重大突破。LPCD45技术是易有伍先

生累积35年音乐实践体会、20年录音制作经验研究出来的最新成果,它凭借着一整套独特的处

理技术,让发烧友在传统CD播放机上就能轻松获得如同LP模拟唱片一般的音质感受。《雨果发

烧碟16》(编号:LPCD4511一7316)采用LPCD45技术制作、压片,其实也是向世人展示该技术

相比起传统模式的各方面优势。这款精选辑唱片收录了雨果唱片公司近期推出或即将推出的16

个录音。从音乐内容上看,雨果唱片公司的出品风格保持着创建初期那种兼容并蓄的做法,也

就是从多方面记录下中国音乐的成就与走向,这也是该公司始终在中国乐迷心目中维持崇高地

位的关键所在。此碟的封套小册里不仅按照以往套路那样详细收入各曲相关资料和录音图表、

设备明细,而且对LPCD45技术做了全面详尽的介绍说明,对发烧友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经过

LPCD45技术制作处理的这张精选辑,在录音表现上当然不会辱没了“雨果发烧碟”系列的优

良口碑,无论是大型乐团演奏的作品,还是小编制娓娓道来的小品,都显示出精良的声音品

质,让听者尽兴而归。

 

 

--------------刊于《视听前线》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