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碟评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发烧碟评 内容正文
 
 
碟海猎奇 炉火纯青王梓静 一文一武琵琶曲
 
作者:发烧李   发布日期:2012/1/4 15:45:41

          凡是喜欢民乐的同好几乎毫不例外会喜欢“民乐之王”—琵琶;凡是喜欢雨果唱片的乐

迷都会知道王梓静(王静),因为王氏于2006年由老易录制的琵琶《阳春白雪》一推出便好评如潮,

还在香港“音响技术”二十五周年纪念黑胶中雀屏中选,而成为热门中的热门曲目。

    目前雨果又推出了由老易监制,录音、剪辑、混音,母带制作“一条龙”跟进的王梓静琵琶独

奏的“文”“武”两个专辑,令乐迷饱享王氏两种风格各异的精湛琵琶技艺。

    生长在文艺世家的王梓静,自少在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每日练琵琶六、七个小时,她于19

76年考进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并步向职业生涯,1987年加入香港中乐团,有机会更好地吸收东西方文

化的精粹。至今王氏认为弹琴不仅是其职业,更是其自我观照及追求生命价值的一面镜子。而这“一

文”“一武”的两张唱片是王氏用琵琶曲验证生命的“道”,去弹出心中所要表达的意境,也是王氏

长期以来对音乐理解的升华和结晶。

     王氏认为品味琵琶应以音色和韵味两种角度来厘定。所谓琵琶文曲,如《虚籁》的宁静,《塞

上曲》的凄怨,《飞花点翠》的委婉。至于琵琶武曲,是在快速的节奏中,借助飞动之势展示音乐中的

内涵,如我国书法中的狂草,淋漓尽致,一发不可收拾。

     值得一提这“一文”“一武”的专辑里王氏分别用2007年“水月”、60年代“逸散”和身价不

凡的百年琵琶“幽水”演奏本辑中的曲目,由于三把琵琶音色各不同,它不但考验音响系统的分析力,

而且令乐迷加深对各年代不同的琵琶声音和韵味的认识,这是一个极富耀眼的亮点也。

    “文”的首曲是《秋思》,这是用百年琵琶演奏,由于之前笔者均对三把琵琶所演奏的曲目都进

行比较,因此它们的音色特点都心中有数。这《秋思》是由民间合奏改编的琵琶独奏曲,其音调都在

低音区进行,音色较为低沉而柔和,这也特别适合用百年琵琶演奏,因其声音清纯、宽厚、泛音特别

丰富、高音的尾音延伸犹为夺目,在王氏的弹奏下那种深秋夜色、万籟俱寂于失眠之中思绪频频的意

境跃然而出。

     而在用2007年琵琶演奏的《飞花点翠》里。声音明显爽朗,泛音短促,而60年代的“逸散”于

《高山流水》声音又若介乎两者之间。果真如此?余希望阁下“帮耳”再听个仔细。

     这里还有《大浪淘沙》、《塞上曲》、《月儿高》等9首文曲。

     继而听武曲专辑,首曲《千章扫》,这是表现中华书法草书动态美而创作的曲子,至于《十面埋

伏》、《霸王卸甲》、《彝族舞曲》、《阳春白雪》、《逸笔草草》等六首琵琶曲。曲中可“见”狂草

之线性起伏、疾徐的变化、一气呵成。其楚汉决战时之金戈铁马,鼓号齐鸣之声动天地。

      通过聆听“一文一武”,对王梓静日趋化境之神乎其技更激赏不已。而在老易“一条龙”操刀捕

捉下,琵琶声音和韵味之真实浓郁不由回味再三。尤其那百年琵琶如水晶般剔透,并泛出如钻石般的光泽

和美玉般厚润的神采。

    这两个专辑老易重金礼聘当代杰出的文人书画家钝丁老师为其题字并作画(小书中及CD画有枇杷果树)

,这为高雅而又气度不凡的文武琵琶锦上添花。

 

------------------刊于《新音响》129期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