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弦乐器 二胡:明清时代为许多戏曲的伴奏乐器,并用于地方器乐小合奏(如江南丝竹)至20
世纪刘天华改革以后,开始成为适于独奏的乐器。著名曲子:刘天华十大名曲、二泉映月等。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
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旗传入乐器的通称。至元朝之后,
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唐宋至明清时期,随着各地方戏曲及民间表演者的需求,逐渐繁衍出许多不同形制的弓
弦乐器,如京胡、梆子戏的板胡、粤剧的粤胡、坠胡、四葫等,据著名胡琴演奏家张韶的统计,
至今已发展出50多种弓弦乐器。其中二胡在尽间广为流传。
唱片推介:《月夜刘天华》 二胡:柴帅 出品:老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由青年二胡演奏家柴帅领衔主演的《月夜刘天华》(编号:雨果HRP7308-2),是华夏民
族乐团新推出的又一张五作。这个录音以华夏室内乐团作协奏演出,题献给已故伟大的民族音
乐家、胡琴宗师刘夭华,选录了大师《新居吟》、《独弦操》、《病中吟》、《良宵》、《光明行》
等10首代表性的作品,由张维良、崔权、刘青经过半年的时间对它们进行重新统配,采用二胡与民
族室内乐的形式呈现,创意是“寻求在意境与氛围之中表现音乐”。
《月夜刘天华》这张专辑从编配到录制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探索,目的在于发扬天华先生的
国乐成就,从中感受其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种。与上述的《渔舟喝晚》所不同的是,《月夜刘天华》
展现的是小犏制民乐合奏的精美,根据每首歌曲的不同内容、意境要求,安排不同的民族乐器与主奏
二胡相和,让音乐独特的个性得以彰显。在《光明行》一曲中。编配者刘青除开扬琴、中阮外、甚至
还安排了西洋敲击乐器马林巴的声部,几种中西乐器水乳交融地和谐相协,弹拨乐器与打击乐嚣构成
充满张力的节奏型,为刚劲有力的二胡做了红花绿叶般的映衬。柴帅的演绎柔婉细腻,独自时似与人
轻声倾诉、交谈.动感时又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律动,旋律如在其弓弦间涓涓流淌,音乐自热、流通、
含蓄,极具说服力。
-----刊于《视听前线》2011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