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评论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LPCD专栏 LPCD碟评 内容正文
 
 
有很大吸引力的蔡琴 LPCD45
 
作者:司徒敏青   发布日期:2010/4/8 14:41:19

  
   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流行歌曲在我上海由黎錦暉、黎锦光及黎明暉的“毛毛雨”及“妹妹我愛你”等歌曲,開創了這條宽廣的流行曲道路。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九年這三十年間,國内似是沒有流行曲的存在,那段時期,流行曲被稱為“靡靡之音”,沒有人有膽去創作,那時音樂家便轉到香港及台灣兩地。在香港還發展出一條粤語流行曲的支路。乘着這個機會,不妨把一些有關流行曲作曲家歷史的資料與讀者像分享。流傳到目前的一首名曲“夜來香”的作曲者金玉谷,其實是黎錦光的化名,黎氏在湖南長沙第一師範學校補習班學習時,班主任是毛澤东,信不信由你,“中國流行曲簡史”中便有這段歷史的記载。
   藝術這種東西很奇怪,各地和每一位表演者都有自己的一套,那就算是風格吧。不單是各人各地不同,有時一河兩岸都不相同的格調,周璇、龔秋霞、吳鶯音和姚莉,都有自己的唱法和表現能力。
    生活在台灣的歌手,也有許多成了名。早期的姚蘇蓉,一首“今天不回家”把香港的歌迷吸引住一段頗長的時間,“橄欖樹”和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也把歌迷們吸引住。那應該是台灣歌手的特點吧。
    談到有着濃厚磁性的女低音,應該首推早期的白光,接着便是港產歌手小鳳姐徐小鳳。台灣的蔡琴應是同時代的出色人物。近日在電視中還看到她的真面目,蔡的音色柔潤、甜美而有內涵,欣賞她的歌聲有着不少舒暢感,聽後回味,不同一些歌手聽完之後好像甚麼也沒有留在腦海中。她那時代的錄音技巧沒有目前這麼先進、重播器材更有頗大的差別。“蔡琴老歌”便是用雨果的易有伍創出來的一套“LPCD45”重新翻出來的一張CD,聽起來和舊的確是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十首歌曲“痴痴的等”、“落花流水”、“總有一天等到你” 、  “三年”與“恨不相逢未嫁時”  ,全是流行了大半個世紀的作品,重錄的效果甚佳,有清晰通透之感。有人說越老越可愛,聽這張蔡琴老歌應是越老越有味。
                                   

                                       -----刊于《HiFiReview》2009年5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