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享誉国际的中国书法篆刻大师汪木即老先生也是蔡琴的歌迷。数年前我听蔡琴的演唱会时,也发觉琴姐的歌迷涵盖性甚广,好些只有几岁的小童边听边唱,非常投入。这份倾倒众生的魔力,想来想去,华人歌手当中,只有邓丽君能与她分庭抗礼。
拿到蔡琴的这张《出塞曲》LPCD45专辑,看一看内页展示的当年LP封面,是有一份似曾相识之感,花了大半天时间,从五千只LP中,找回了这张旧唱片,「不二价:120元」的字迹虽已有点发黄,但仍清楚的显现在唱片封套右下方,当时中文的定价是30元左右,我那时仍在读书,120元是我一个星期的零用,时间太久了,也忘记了当时为甚么要花这么多钱,买一张仍未大红大紫的歌手个人大碟。
把这张LP清洁好,放在唱盘上唱了一遍,再把这张LPCD45再放一次。答案清楚显示:少女蔡琴时的姿彩已是魅力没法挡,她开创性的把优雅、温馨、浪漫、温柔和醇厚等元素神奇的包容在她的演绎里。少不更事的她,与后期相比,是少了那份无奈的沧桑感,但在感情的拿捏上充满着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难得的是,不论是那首<出塞曲>、<被遗忘的时光>,或是<相思雨>、<船>,还是那首<抉择>、<送别>和<庭院深深>,都不是公式化和千篇一律的唱咏,而是每一首歌曲都有其独立的情感表达方式和不同的音乐表情。蔡琴多年来历经大变,人生经验是丰富了,阅历是广了,唱功自然也增进了,但当时那份「纯」和「真」己不复见,毕竟有些东西是会失去而不复来的。
新出的LPCD我差不多每张都听过,这张是黑胶仿真味道最浓郁,声音最线性均衡的一张,听完那张旧的「炒豆」黑胶,真要对老易说声多谢。听惯了数青蛙、听结他、听鼓声的蔡琴发烧天碟,我顿时觉得,从前是否有点无聊呢?
《刊于《音响技术 NO.312 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