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经典录音LP「黃孩子」与「一意孤行」
「黃孩子」与「一意孤行」已经分别是1992和1993年雨果的制作,录音大受好评,一直都受到发烧友的欢迎。现在,这两张录音终于制成黑胶……嗯……,应该是白胶,总之,就是LP,模拟唱片啦!为什么是白胶?因为这两张唱片不是黑色的,而是搅了点新意思,白色的!
先說「黃孩子」。這是何訓田作曲,何訓友作詞,朱哲琴主唱的專輯。朱哲琴自1990年在一個全國比賽中獲得亞軍後大受注目,兩年後,就出了她的第一張專輯,「黃孩子」。朱哲琴的聲音高亢,雖然實際音高其實不是很高,但她的聲音就是有這種高聳人雲的特色,使人好像有神遊天外的感覺。此外,她的感情表達是很直接,很原始的,沒有什麼修飾。這種好像是與生俱來的表達方式,也是非一般人能夠模仿的,於是就成了她獨特而吸引人的風格。朱哲琴是本碟的主唱,自然是最矚目的;不過此碟的成 功,作曲與作詞實在功不可沒。何訓田大名鼎鼎,當然不會被蓋過風頭。他被譽為是「最具個性的中國作曲家」,他的作品有「劃時代的意義」。而何訓友的詞,亦為歌曲賦上生命。歌與歌者哪個更重要?在這碟裡,誰也不比誰更重要。沒有何訓田的歌,朱哲琴只是一個靓聲歌手;沒有朱哲琴的演譯,也難找到另一個更能發揮這些歌獨特的風格。 「一意孤行」則是另一位中國音樂大師劉星的得意之作。劉星以一首中阮協奏曲,「雲南回憶」最為人所熟悉。這首作品更成為了為中阮而作的第一首協奏曲,是中樂裡最受歡迎的協奏曲之一。在這碟中,他本人集作曲、演奏(合成器、中阮)於一身,加上張強的琵琶,和戴亞的笛子、巴鳥和洞簫,製成了這張富有中國氣息的新派音樂。
全碟的首曲子的風格是頗接近的,看看曲名:「閒雲孤鶴」、「孤芳自賞」 、 「一息尚存」 、「一意孤行」等,就知道這些都是很随心的音樂,好像把所有俗務都看開了,沒有激情,一切随緣,很有「菜根譚」的意味。樂曲用的都是中國樂器,而手法卻是很新的,歸類為New Age,甚至世界音樂亦無不可。雖然手法新,但劉星並不是走怪誕的前衛音樂路線,而是很有意墳的作品。 兩張作品都是雨果的製作,錄音與監製都是由易有伍親自操刀,音場十分自然,定位絕對是發燒級。雨果為LP做Re—mastering是有他自己一套與別不同的方法的,他先把數碼母帶轉到模擬開捲式錄音機,錄到1/4吋,15ips的錄音帶作為做LP的母帶,然後直接把模擬訊號接到LP刻模機。我不知道其中玄妙,但由這兩張LP聽來,音效是非常有模擬味的。不過,這兩張碟都不是「玩」音效的,不要期待「黃孩子」有如「阿姐鼓」的嚇人低頻。「黃孩子」勝在人聲非常真實,但又不是玲瓏浮凸般誇張,一切以自然為主,樣樣清楚,但仍不失自然,是我自己最欣賞的音效。同樣,「一意孤行」亦不誇張,雖然用了合成器,但亦不刻意製造驚人效果,一切以音樂為出發點。這兩張「白膠」可以很relaxing,也可以坐下來慢慢認真細味。
---------刊于《音乐与音响》201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