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
   
 
Search:
 
评论推荐 Commend
站点导航 首页 LPCD专栏 LPCD碟评 内容正文
 
 
一碟傍身,世界通行
 
作者:刘志刚   发布日期:2012/7/30 9:49:07

         一碟傍身,世界通行

  發燒友從来希望能有「一碟傍身,世界通行。」說的是用來試音、械鬥、甚至「踢館」用的軟

件。这往往是烏托邦式夢想,世上哪會有一張CD、網羅了你喜歡又兼且聲音處理優秀的歌曲哉?我有

朋友於是自行燒製CD一只,但實在難登大雅之堂。燒得「靓聲」與否不得而知(我的經验是:Hi Fi

愈Hi-end,聲音狀態愈是正路自家秘製的CD一R愈行嬴面一一管他是用$15000一個「超級軟件」去

做);犯法,卻是100%肯定。

    理論上,一張兼备了古典爵士流行民歌等各種類型音樂的高音質CD,又不是毫無可能。如果預

期受眾都是發燒友,那可從他們最常用的試音軟件入手。Sony Music汲納了整個BMG的唱片目錄,

令選材難度略為降低。瑞成唱片的超哥就從Sony和BMG的發燒名盤中,精挑細選、左配右搭,選輯了

一套發燒友都熟悉的節目(曲目)來。妙的是雖然音樂品種繁多,但將這CO由頭到尾順序播放,感覺

毫不突兀。高手所為也。

   不過尚未到終點。歌樂选定了,排了個靓次序,但「發燒」嗎?必須確保整個製作過程都是最好:

最好音源,最好的母帶後製engleeering和最好的印碟施工。缺一不可。香港有易有伍,他經驗豐富,

的確毋需捨近圖遠。我好奇,打電話間易先生,由Sony提供的「種」是否優良。易先生說,他做發燒

再版跟不少唱片公司交過手,Sony是最認真、最合作的其中一間,送來工作的「種」都是良品。至於

LPCD M2 mastering和LPCD 45Ⅱ有多好,我們主筆一而再的表揚過,不贅述了。由於finished

products是易先生LPCD環環互扣工作流程的組成部份,这最後一关由易先生来把,我們也就放心了。

    這兒要打岔,講講上一期樂德勳在評本碟時,懷疑雨果拿不到如《給我唱過的男孩們》  “Blu

-Spec”製作的原音的「種」來為這《發燒名盤》做製版。這犯了兩個錯誤。第一,若懷疑就要不恥下

問,弄個明白,不是把心中疑問寫出來就算。這樣會引起讀者也「陪」你一起懷疑。對雨果、對Sony

和對瑞成都不公平。第二個錯,则是这個假定根本不符事實。超哥告訴我,兩張碟都是他經手向Sotny

「取種」再交老易操刀的,根本是同一個種。晤,寫手要打手板,編輯则要打三十大板!

     LPCD45的賣點是高清、訊息量大、细致、音色靓、動態一流,充滿活潑的樂感。《發燒名盤》

可以说是易先生show quali之作。聲音到了這個層次、品位,我覺得再講「模擬味」已不需要了;因

為它直趨真實!

    無論是Belafonte@Carnegle Hall,三大「神級」結他手的《星期五晚上》、《白頭佬》

Stokowski,Friedman「綠碟」、《大缸蕃》,我都有許多個「版」在手。每個我keep得的「版」

都不是省油的燈;這意味著一番惡鬥……

    在家中及公司台共三套組合上做過版本比較,綜合出下面的描述。聽  “Dust in the Wind ”,

LPCD45Ⅱ比BlUpec CD有感情些,會不自覺的聽到「腳印印」。Blu-Spec CD-開聲結他已埋身些,

這情況在AB比較“Friday Night”的一段音樂亦然,K2HD版也是埋身及「大舊」聲,不夠45Ⅱ的像

真度和悦耳感。這首歌有chorus部份,人與人的前後左右感是45Ⅱ版明顯些。拉絃樂過門的分別頗大

:Blu-Spec版是「鷄琴」,質感遠不如45Ⅱ。

    又講  “Finday Night”那首的比較,K2HD的「鋼線味」甚垂,環境聲「濾」得太乾淨了,還是

45Ⅱ悦耳自然。至於Friedman的《流浪者》,原版Silvet Seal較尖锐、較薄,第一代LPCD45版很

醇厚;新二代45Ⅱ中間落墨,主奏violin很有韌力,有body,夠刺激;樂隊也沒原版的傾前。估計三

版之中,能得大部份人歡心的,應是45Ⅱ。

     Belafonte唱《棉花田》,AMCD黃金版聲音滑是滑了,但講body的竇體感,是不及45Ⅱ的。

更不用說歌者嘴型的聚焦了。

     這張《發燒名盤》已經成为我其中一件隨身物品!

 

-------------刊于《Hi FiReview》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