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古典名盘以LPCD45Ⅱ姿态面世
易有伍這個大紅人,不止一次向我提過想做EMI古典。那的確是個龐大實庫,演錄俱優的唱
片多籮籮。老易本人有很多「心水」,既是自己錘愛的錄音,做起來也份外用心吧一一這是common
sense。精彩可期,特別是「LPCDM2製版」與「LPCE)4511母带製作/母盤燒錄/壓碟技術」雙
劍合璧來炮製EMl名盤 ,怎不叫人垂涎?!
Maria Tipo在今日的名氣,不算響亮。不要緊,有品味的樂迷,似乎對於不是人人識、
但實在彈得好的鋼琴家,特別熱衷。这位女鋼琴家的最出色處。是grace,是一份無可挑剔
的平衡度。这些本來是Artur Rubinscein的特點,因此當年提攜年青Maria Tipo的恩公,
正是魯實斯坦。
Tipo在成名之後,選擇了作育英才,減少演出。這是她「名氣有限」的主因。作為意大
利人,她以推廣本國鍵盤音樂為己任。D·史卡拉蒂自然是她經常演奏和教學生的。此外她是
世上首個錄Clementi凑鸣曲全集的鋼琴家。
寫550首奏鳴曲的史卡拉蒂的灵感之豐富,實在令人瞠目。Tipo这CD中十八首包含了各
種特色和難度,有常勤曲、有托卡塔有、有西班牙舞曲影响的、有模仿結他、鼓、響板等樂
器聲音效果的……七十四分鐘轉眼即过。縱使近廿年來演奏史拉蒂的鋼琴家、古键琴家甚多,
可謂各具優點;但再聽Tipo,她的品味之高,依然叫人心悦誠服。
這個CD的封面是直接copy自“encore”系列的一次再版。你會說:“encore”CDX平宜,
LPC045 Ⅱ相形見「貴」啊。價錢確是倍數計,但,一則“encore”碟基本上已賣斷市,二則,
聲音品質完全冇得鬥!聽“encore"版,你會懷疑權威樂評對這個87年巴黎錄音的讀詞是否作大;
聽易有伍這個版,你就了解到Tipo的dynamic shading確是高明;她的「調色板」運用,又確
是“…at times suggests mentalorchestratior Of the music”!
同理,Menuhin&Grappelli玩Berlin/Porter/Kern/Rodgers&Hart的唱片,也曾出
現過廉價版。你以為消費者會因「好聲些少」就光顧另一個版?在今日是不可能的。易有伍若不
是胸有成竹、要赢盡所有版,你認為他會推出一個貴一撅的LPCD45 Ⅱ版麼?
Menuhin與Grappelli兩支小提琴的音色,從未如此精彩地區分開來的。Menuhin是那麼
曼紐軒,Grappelli是那麼的葛拉培利;这還不止,Martin Taylor支結他又是那麼的馬丁·泰
勒,妙!
錄音年份由1972-83,有模擬也有數碼錄音;增加了「優化」的難度。但易有伍的成績是有
耳共闻!
兩位獨當一面的大師的合作深富歷史意義,故事一匹布X長,在此且按下不表,你識貨的話
就快點買,聽過當知我沒有「老點」。
人家打趣說,James Levlne是美國卡拉揚,NevilleMarriner是英國的卡拉揚——從錄
唱片的數量來說,它不是毫無道理的。渐漸覺得,馬連拿最好的東西都不是最偉大、經典的作品
(是珠玉在前的緣故吧),而是相對「二流」的音樂。(二流作品的了不起指揮家?你是否在說必
潯?呵呵)這講法自然惹人罵,但,有若干錄音屬「了不起」級數,已經很棒了。
由Christopher Parker錄音、C·Bishop監製的青史碧基The Birds和Three Botticelli
Pictures就屬於一小撮「Marriner真正代表作」;演和錄都是。这些「小曲」不需要雄圖偉略
的「建築」,卻要優美的「氛圍」,美麗的音色與造句,和晶瑩剔透的畫面。(有時還需要出眾的
幽默感,像在The Hen裹)在這些方面,無人可超越这個70年代中期的EMI錄音。易有伍下的功夫,
是讓這些特質恰如其份的彰顯一一像用一個靓相框裝裱起一幅本本已十分靓的相片。聽著這片
LPCD45Ⅱ,每分每秒都是享受!
----------刊于《Hi Fi Review》2011年10月
|